/EN
产品干货文章 ELVIS III学习札记之Control系列 | 从直流电机控制到倒立摆控制进阶实验 ELVIS III学习札记之python系列 | 用PyCharm解决开发部署及调试痛点 ELVIS III学习札记之Control系列 | 揭秘用QCB板卡进行直流电机控制实验的优势之处 #物联网 #智能设备 用myRIO和AERO构建IoT教学应用 #物联网 #智能设备 用myRIO和QUBE构建IoT教学应用 SystemLink + ELVIS III | 轻松实现线上远程实验的自主开发! Multisim Live + 浏览器 | 线上仿真实验随时随地做! 基于ELVIS III和Python的红外测距实验 ELVIS III + Python | 如何用Python对ELVIS III进行编程开发 ELVIS跨学科综合实验平台 ELVIS III 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板卡 ELVIS III 电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板卡 IECUBE机械旋转设备综合实验台 CompactDAQ数据采集系统 ​NI USRP软件无线电设备 NI PXI高性能测试系统 IECUBE远程线上实验平台助力集创赛NI杯决赛圆满完成 5个数据采集原则,带你轻松选NI DAQ设备 使用ADS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制作一架特雷门琴 使用ADS分析DAC,ADC和SPI数据 关于ADS与MAC OS的兼容性 使用ADS基础实验平台和LabVIEW搭建心电图测试仪 QUBE Servo 2助力控制实验远程授课! 工科基础实验 | 通过NI ELVIS III实现团队合作 国外学生人手一个的便携式电路实验室 —— Analog Discovery Studio 国外疫情期间卖断货的Engineering Home神器!! NI ELVIS III 工程实验室:教学生如何创新 电力电子基础 - Multisim电力元件 远程实验 | QLabs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助力控制理论课程!
返回列表
集创赛经验分享 | 斩获一等奖,来听听祁亮老师是如何做到的!
01.16 2023

微信图片_20230116101908.jpg

为了给广大有意参加“曾益慧创杯”的师生提供更多经验和帮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祁亮老师带队参加比赛的经验分享。作为年轻教师,祁亮老师曾带队获得过一等奖的好成绩,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到今年的参赛队伍!以下是祁亮老师带队参赛的分享视频,一起来看吧~

Q1:如何挑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

祁亮:首先,我们学校在内部有一个选拔的机制,就是筛选制,通过报名、笔试、面试三轮选拔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到这个比赛,通过这样一种遴选,可以帮助老师选出更优秀的学生,提高比赛竞争力;第二,我们这个比赛其实通常来讲更多的是面向三年级的学生,但是我当时因为是年轻教师,很幸运地遇到了几位大二的学生,他们当时参赛的初衷也是为了体验和经历一下这次比赛,就报名了,但是因为他们才大二,刚刚学习完模电和数电,缺少经验,于是也很少有老师敢选择他们,我作为年轻教师就很有缘地与他们组队了。虽然是大二学生,但是他们的素质还是非常高的。

Q2:两次带队参赛经历回顾

祁亮:第一次带领这支年轻的队伍参赛也是比较顺利的,同学们在分区比赛中也表现的非常好,最终也是战胜了复旦的几支队伍,进入决赛。因为决赛是线上进行,同学们相对也比较紧张,比赛的时间也是非常紧凑的,最后因为一个操作失误,导致没有完成赛题,铩羽而归了。第一次比赛对他们来说其实是非常好的历练,因为他们年轻,他们有第二次参赛的机会,2022年已经大三的他们第二次参加比赛,赛题是放大器芯片测试,因为放大器测试是我们做IC设计最基本的一个模块,所以虽然我们已经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我们还是选择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Q3:带队参赛有哪些关键的技巧?

祁亮: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初赛可以选择两个工具,Multisim或Cadence,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物电子专业的学生,所以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用Cadence去做运算放大器的仿真,对于我们物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用自己熟悉的工具,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提升个人能力,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初赛我们一共三名学生,通过明确的分工,做完了我们的放大器赛题。那到了复赛,因为我们当时也不太清楚赛题,在比赛前,我让其中一位同学通过Multisim做了很多运用放大器做的一些功能模块,包括滤波器、一级滤波器、二级滤波器以及振荡器等等,为了避免因为对赛题不熟悉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赛前,他就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练习这些内容。复赛结束后,我们也尽快对比赛中的不足进行了复盘。最后到了决赛阶段,我们同学发现复赛其实给了一些提示,就是回环测试,所以他们当时有意识地训练了回环测试的方法,最后在决赛中,可能也因为有之前的经历,心理素质比较好,决赛前也已经对LabVIEW这个软件使用了非常长的时间了,非常熟练,最终有幸获得了一等奖。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参赛没有经验,也没有留下很多现场的照片,以后参赛,我们也会关注到这点,多拍一些照片,用作纪念或者分享。

Q4:参加两届集创赛,有哪些深刻的感悟?

祁亮:首先我觉得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老师要在学校中发现发掘出适合比赛的种子选手,最好是从大二就开始发展,因为大一可能确实经验太少,但是大二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学生们可以参加两次比赛;第二点是要积极培养这些种子选手,他们可能确实没什么经验。因为第一次比赛是做DAC芯片测试,但是大二学生学习完模电之后,可能对DAC还是很懵,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做ADC芯片的,所以选择了这个赛题,跟我的经历比较贴切,这里就需要老师积极去培养他们。那中间遇到一些挫折,也需要老师多一些鼓励和耐心地引导。


第二,我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参加这个比赛,学生还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线上的一些操作,紧张的原因是第一参赛经验比较少,第二是软件的熟练度不够高,所以我觉得通过多次比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提升能力。


第三,是发挥队长的带队能力。像我们这个队伍的队长,不慌不忙,会组织团队自发地准备比赛,因为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也需要花时间在科研和教学上面,所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是非常关键的。当然我们也需要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平台和指导,这个是必须的。


最后,因为我们比赛主要是使用LabVIEW软件,以及熟悉比赛的UI界面,因此在比赛之前,一定要多做一些case,提高软件的熟练操作度,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比赛时间是非常紧凑的,所以同学们还需要做好分工,我们当时是一个学生做操作,另外两个同学负责记录赛题、流程和赛题分析,这个就是我们参赛的一些经验分享。


经验总结


  • 建立合适的选拔制度,对参赛学生进行筛选;

  • 敢于选用大二学生,看到他们的参赛优势;

  • 负责且具有组织能力的队长是完成赛程的关键;

  • 对赛题和使用软件多加练习,并对赛题有一定的敏感度和预判性;

  • 最最关键的是别忘记拍照留念呀,万一就走到最后了呢~


准备好定制您专属的工程教育产教融合方案了吗?
曾益慧创团队特别希望与您交流,分享我们的行业洞见和成功经验,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立即沟通